淮北市农业农村局-4008云顶国际网站
4月17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淮发〔2020〕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1.《实施意见》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上下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扎实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推振兴”专项行动,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坚决打赢农村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为全面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实施意见》。
2.《实施意见》的起草思路是什么?
一是贯彻中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具体条文,结合我市实际进行起草。
二是突出两大任务。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任务进行重点部署。脱贫攻坚方面,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放在突出位置来写。补齐短板方面,共梳理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生态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民收入等10项短板。
三是强调任务落实。列出2020年“三农”工作重点任务38项,明确责任单位,与《实施意见》一并印发推进。
3.《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实施意见》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重点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调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第二部分“切实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强调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供水、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农村生态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民增收十大短板。
第三部分“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调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生猪恢复生产,打响“淮优”农产品品牌,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
第四部分“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强调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做好其他各项改革工作。
第五部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强调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切实抓好农村疫情防控,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第六部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三农”投入,提供人才支撑,强化用地保障,强化项目支撑。
4.《实施意见》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哪些具体安排?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实施意见》作出了一系列安排:
一是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319户1021人的年度脱贫任务,力争22个贫困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达7.5万元以上,确保到2020年底全市所有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深化“志智双扶”。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抓好脱贫攻坚各类问题整改。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三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工作体系、工作方法、工作重心、支持政策等方面,谋划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基础提升”向“生态宜居”、“激发内力”向“乡风文明”、“打牢基础”向“治理有效”、“基本保障”向“生活富裕”转变。
5.《实施意见》就加快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作出了哪些部署?
补短板是今年“三农”工作的主题。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对标“十三五”规划任务要求,《实施意见》对全市面上补短板工作作出了部署,列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生态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民收入等10项短板,逐项拿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确保全面补齐。
一是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开展全国示范县创建。年内建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281公里,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加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二是补齐农村供水保障短板。推动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完善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机制。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调查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做好水质监测。
三是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围绕“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四是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58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
五是补齐农村医疗卫生短板。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智医助理”、乡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落实“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机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六是补齐农村社会保障短板。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医保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进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
七是补齐乡村公共文化短板。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5%。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传承发展淮北大鼓等地方特色戏曲。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八是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0%以上、90%以上。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改革,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九是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新建高标准农田11.4万亩。实施怀洪新河洼地治理工程。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十是补齐农民增收短板。扩大本地就业岗位,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工资性收入。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提高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转移性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以上。
6.《实施意见》就农业稳产保供和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哪些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全面小康之年,要确保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不出问题,同时要加快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施意见》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支持产粮大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区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
二是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全面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规范畜禽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全面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三是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建设10个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达到200万人次。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培育农村产品上行超千万元的电商经营主体2家以上,农村产品网销额达5亿元。
五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和返乡创业。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欠薪排查整顿,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加强欠薪源头治理,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深入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工程,建设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4个。
7.《实施意见》就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出了哪些举措?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实施意见》对乡村治理进行了重点部署。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中的领导作用。持续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
二是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充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等工作力量。
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创建一批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县、文明村镇,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50%以上。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四是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实现政治巡察村居全覆盖。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农村社区警务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加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
8.《实施意见》就农村改革作出了哪些部署?
2020年是农村改革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年份。《实施意见》对今年全市农村重点改革作出了部署。
一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巩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扩大“三变”改革范围,力争开展改革的村达60%以上。
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实施“百村示范”工程,推动村集体经济全面提标升级,年内集体经济强村达到10%。
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巩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四是统筹做好其他各项改革工作。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提升农民合作社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健全农业水价形成、节水激励和用水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全面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条件能力建设,巩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成果。
9.《实施意见》就农村补短板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围绕“人地钱”、科技等要素保障,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同时强调了压实工作责任、推进任务落实。
在投入保障方面。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财政投入与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加强涉农金融创新,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强化项目支撑,谋划储备一批“三农”重大投资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用地保障方面。提出落实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各类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明确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明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市县级每年要安排不低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发展。
在人才保障方面。提出持续组织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城市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探索建立柔性引进专业实用人才机制。
在科技支撑方面。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小麦、大豆等良种选育。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一支13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强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数字乡村试点。
在压实责任方面。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要求,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三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巡视巡察监督重要内容。
10.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指向明确、措施具体,下一步关键要把文件明确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完成好“三农”各项重点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为此,从3个方面贯彻落实。
一是分解任务。在文件印发的同时,以附件形式将38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市有关部门,压实部门责任,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
二是广泛宣传。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解读文件精神,宣传张贴《省委、省政府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将2020年具体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告知农民群众。
三是加强考核。把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重点任务列入党政“一把手”工程,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层层落实责任。